学习知识|习惯怎么写( 二 )


其次,应该学会追根溯源,寻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 学习最忌死记硬背,弄清楚道理更重要,所以不论学习什么内容,都要问为什么,这样学到的知识似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 即使你所提的问题超出了中学知识范围,甚至老师也回答不出来,但这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对什么事都要有求知欲,好奇心,这往往是培养我们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养成了这种思考习惯,有利于思维品质的训练 。
再次,应该学会发散思维,养成联想的思维习惯 。 在学习中我们应经常注意新旧知识之间、学科之间、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等方面的联系,不要孤立的对待知识,养成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的习惯,有意识地去训练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及独创性 。 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学习的核心就是思维的核心,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智力素质,智力素质提高了,知识的学习会变得容易 。
第四包括:自学的习惯 。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 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只有自己努力,学习才有真正的提高 。 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 。 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主动查阅工具书和资料,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 。 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高考为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对考生的自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
第五包括:合理把握学习过程的习惯 。
学习过程包括听课,预习,复习,作业等多个环节,只有合理把握,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
要养成认真预习的习惯 。 很多同学只重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而忽视课前预习,有的同学根本没有预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因为没有认识到期预习的重要性 。 那么预习有什么样好处呢?课前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 。
要养成专心听课的习惯 。 如果课前没有一个“力求当堂掌握”的决心,会直接影响到听讲的效果,如果在每节课前,学生都能自觉要求自己“力求当堂掌握”,那么上课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 。 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上课听不懂没有关系,反正有书,课下可以看书;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增加了课下的学习负担,这大概正是一部分学生学习负担重的重要原因 。
集中注意力听课是非常重要的,上课听讲一定要理清思路 。 要把老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解清楚 。 目的是向老师学习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以便使自己思维能力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使知识的领会进入更高级的境界 。 上课时如果心不在焉,必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
要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 。 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 。 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 。 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 。 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 。 要及时“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 。 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 。 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