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纸上谈兵说的是谁,纸上谈兵对应的是谁( 二 )


后来引申出“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
但是,故事的背景是战国时期,那时中国还没有发明纸张 。 所以所谓的兵书应该记载在竹简、木简或者帛等丝织品上 。
所以纸上谈兵这个成语还是有很大错误的,准确地说实际应该是竹上谈兵,木上谈兵,帛上谈兵 。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还在看竹简,比他早的赵括是不知道纸为何物的 。 现在的考古发现最早的纸在西汉就出现了,比传统的说法,蔡伦造纸的东汉时期要早 。
参考资料来源:
【娱乐知识|纸上谈兵说的是谁,纸上谈兵对应的是谁】



纸上谈兵的人物是谁 纸上谈兵的赵括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 。 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 。 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打发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 。
赵孝成王(赵惠文王的儿子)派军队接收了上党 。 过了两年,秦国又派王龁(音hé)围住上党 。
赵孝成王听到消息,连忙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 。 他们才到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上党已经被秦军攻占了 。
王龁还想向长平进攻 。 廉颇连忙守住阵地,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来的秦军对峙,准备作长期抵抗的打算 。
王龁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战 。 王龁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派人回报秦昭襄王,说:“廉颇是个富有经验的老将,不轻易出来交战 。 我军老远到这儿,长期下去,就怕粮草接济不上,怎么好呢?”
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 。 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 。 ”
秦昭襄王说:“这哪儿办得到呢?”
范雎说:“让我来想办法 。 ”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
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 。 赵括小时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 。
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 。 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 。 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 。 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 ”
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 。
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 。 ”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 。
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 。 赵王把她召了来,问她什么理由 。 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 。 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断送在他手里 。 ’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 。 ”
赵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管吧 。 ”
公元前260年,赵括领兵二十万到了长平,请廉颇验过兵符 。 廉颇办了移交,回邯郸去了 。
赵括统率着四十万大车,声势十分浩大 。 他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下了命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 。 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算完 。 ”
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 。 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 。 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 。 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 。 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 。 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