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许怎么写,隶书书法( 二 )



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 。 先秦时 , 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长幼 , 如伯夷、叔齐 , 伯是兄 , 叔是弟;孔丘字仲尼 , “仲”就是老二;孟姜女就是姜姓的长女 。 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 , 如唐代抵抗安禄山的名将颜果卿和他的弟弟颜曜卿、颜春卿共用“卿”字 , 和他们同辈的堂兄弟颜真卿(以书法传世)也用“卿”字 。 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 。 明神宗的儿子朱常洛(明光宗)、朱常瀛、朱常洵等 , 第二字共用“常” , 第三字共用“氵”旁;吊在景山上的明崇祯帝朱由检和他的哥哥朱由校(明熹宗)、堂兄弟朱由榔(南明永历帝)、朱由崧(南明弘光帝)等第二字共用“由” , 第三字共用“木”旁 。 在这种情况下 , 姓名中的第一字是和父、祖共用的族名 , 第二字和第三字的一半是和弟兄等共用的辈名 , 具体到个人身上就只有半个字了 。

除了名、字 , 有些古人还有号 。 “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 , 又称别号 。 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 。 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郑燮的板桥、朱用纯的柏庐等 , 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号的使用率(如苏东坡、郑板桥、朱柏庐等)甚至超过本名 。 别号是使用者本人起的 , 不象姓名要受家族、行辈的限制 , 因而可以更自由地抒发或标榜使用者的某种情操 。 别号中常见的“居士”、“山人”之类就是为了表示使用者鄙视利禄的志趣 。 宋代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 , 就是以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加上他本人一老翁 , 共六个“一”取号 。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忧世愤俗 , 被权贵们讥为不守礼法 , 他就自号“放翁” , 表示对他们的蔑视 。 明末画家朱耷在明亡后取号“八大山人”(“八大”连写似“哭”非哭似“笑”非笑 , 寓“哭笑不得”意) , 来抒发自己怀念故国的悲愤之情 。 当然 , 更多的官僚缙绅和封建文人所取的各种动听的别号只不过是附庸风雅、沽名钓誉的幌子 。

另外还有“绰号” , 这大都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认的别号 , 是对人的刻画和形容 。 春秋百里奚沦落楚国 , 被秦穆公用五张羖(音古 , 指黑公羊)皮赎回相秦 , 人称“五羖大夫” , 可算是古代的绰号 。 唐代奸相李义府外柔内奸 , 被人称为“笑中刀”(成语“笑里藏刀”的起源) , 又号为“人猫”;宋代王珪任宰相十多年除“取旨、领旨、传旨”外不干别的事 , 当时号为“三旨相公” , 这几个贬义的绰号形象地勾勒了封建官僚的嘴脸 。 《水浒》里梁山上一百○八人个个都有绰号 , 大都准确地描摹了人物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 , 这些绰号作为姓名的代称 , 更是人们所熟知的 。

除了上述的字、号之外 , 历史上常常用来代替个人姓名的还有:

一、地名(包括出生地、住地和任职所在地等) 。 如东汉孔融称为孔北海、唐代韩愈称为韩昌黎、柳宗元称为柳河东或柳柳州、宋代苏辙称为苏栾城等 。 以地名称人在封建时代是表尊敬 , 叫做称“地望” 。 但清末有人做了一幅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 , 司农常熟世间荒 。 ”上联指任北洋大臣(宰相)的李鸿章(合肥人)、下联指任户部尚书(司农)的翁同龢(常熟人) , 却利用“地望”的双关语义讽刺了封建大官僚的贪婪豪奢 。

二、官爵名(包括职衔、封号等) 。 如东汉发出“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豪言的马援称马伏波(曾任伏波将军) , 投笔从戎的班超称班定远(曾封定远侯) , 蔡邕称蔡中郎(曾任中郎将) , 三国嵇康称嵇中散(曾任中散大夫) , 唐代杜甫称杜工部、杜拾遗(曾任工部员外郎、左拾遗)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