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寿司起源于哪个国家,寿司源于日本还是中国( 二 )



一百年后, 汉字传到日本, 鮨、鮓两字已混为一谈 。 中国也停止用米来酿制食品, 到了明代, 鮨、鮓更从中国菜中消失了 。
寿司源于哪里?起源于中国 。 在高句丽臣服中国后的公元200年即后汉年代, 中国已开始流传鲊这种食品, 相传由东北亚海洋民族(扶余、东秽、马韩等)引进 。
汉字传入日本初期, 日本加进自己对汉字的理解, 将日本的一些食物用与之意义相近或相异的汉字来替代, 于是日本的“丝乌西”就变成了“鲊”, “萨西咪”就变成了“鮨” 。
后汉时代日本也出现了用米饭生鱼和酱汁做成的一口就可以吃掉的小型食品, 比中国的鲊要小的多 。 这便是后来日本寿司的祖宗 。 而同时期的中国的鲊(米拌鱼条)可以看作是寿司的兄弟或邻居 。 只是现今没有广泛流传和普及 。
公元700年, 即奈良年代, 日本早期的小型食品被命名为寿司, 当成节日食品来使用 。 寿司逐渐普及为日常食品, 特别是一些渔夫用一些醋腌制过的饭团, 加上一些海产或肉类, 压成一小块, 整齐地排列在一个小木箱之内, 作为沿途的食粮 。 镰仓幕府时代, 寿司已广泛流传, 成为一种普通的物品和日本饮食文化的象征 。
扩展资料
“寿司”其实就是咸鱼的意思, 在日本古代写作“鮨”(すし), 而“鮨”正是指咸鱼, “寿司”(すし)也同样是“鮨”字在日语里的读音 。 日本古代时候的寿司, 是用盐和米腌制的咸鱼, 味道十分作呕, 因为那时的食品很难保存, 制作出寿司也是不得已为之, 只是行军打仗时用来应急的食物, 并不是什么风雅的东西 。
日本人之所以要将咸鱼写作“寿司”, 也是因为“咸鱼”(鮨)不雅的缘故, 为了不使人联想到咸鱼, 于是就写作“寿司”了 。
参考资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