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的体悟 太极拳之练法 善增话太极( 四 )


一条经过锻炼、敲过树干的手臂, 打在没有练过排打, 当时也绝无作布劲准备的背上, 结果却是手臂肿了起来, 这就像石头去敲鸡蛋, 结果碎裂的是石头, 若不是亲眼所见, 我是无论如何难以相信的 。
我这个人有个优点, 就是见到了与经验常识相背的事实, 不肯轻易地放过, 或仅作茶余饭后的谈资 。
我一直在琢磨其中的道理, 终于有一天忽然开悟, 这里的奥妙, 其实就是一个“松”, 而此“松”, 正是发明太极拳的前贤找到的使技击术与导引术、防身与相交融的那个点 。 我们从技击术方面说, 因为太极拳首先是拳 。 在太极拳以前, 技击对抗, 是没有“松”这一概念的 。 人对应击来的外力, 自然反应就是“硬”, 就是“紧” 。 肌肉在受击刹那间, 会绷紧, 受过训练的, 会绷得非常紧, 硬如铁蛋 。 这种紧张, 是为了保护骨骼不受到外力的冲击 。 就像腰间盘突出, 或胸椎与腰椎压缩性骨折, 腰背肌会绷紧、铁硬一样, 目的是减少椎骨的受力 。 医学上称之为保护性反应 。 人体的这种保护性反应, 其实是以牺牲肌肉来保护骨骼 。 但人体是否还有更合理承受外力打击的方法呢?我们的祖先早就观察到, 同样的外力打击, 如果发生在婴儿与醉汉身上, 受伤害的程度就可能轻得多 。 婴儿与醉汉, 有一个相似之处, 就是他们都没有意识到外力的厉害, 所以在受击的一刹那, 肌肉并不是绷紧的 。 因此, 肌肉绷紧的这种保护性反应, 其实还是在意识的命令下发生的, 照道家的理论, 还是识神所为, 而不是元神当道 。 因此, 究其实还不是真的自然反应, 是一种后天获得反应 。 这种后天获得反应, 也不是从人体生理结构来说最合理的反应 。
在肌肉绷紧的情况下, 血管是收缩的, 血流就不畅 。 这种反应, 也是为了在一旦受伤、血管破损的情况下, 不会出很多的血(包括皮下淤血) 。 但有一利必有一弊, 血管收缩的结果, 也使一旦出血, 特别是内出血, 就不易消散与吸收 。 不通则痛, 也会加剧疼痛的程度 。 更主要的是, 形成了一个块面, 来与外力碰撞, 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 局部瞬间受力很集中很强大, 容易受损, 至多是两败俱伤 。 要使来击外力在碰到我方铜墙铁壁似的肌肉刹那间被摧毁, 那我方功夫不知要超过对方多少倍, 真是谈何容易 。 而在肌肉放松的状态下, 血管是舒张的, 皮肉因供血充足, 营养丰富, 稍受损害, 也易修复 。 从力学角度说, 外力打在柔软的皮肉上, 就像一拳打在面粉团上, 所受之力迅速扩散, 单位压强并不是很大 。 又像一拳打在悬挂的布帘上, 布帘随着拳头一同顺来拳前进方向移动, 使来拳速度迅速变零, 也就是来拳力量迅速变零 。 压强不大, 速度变零, 这就是“松”使来势汹汹的外力化解的奥秘 。 对生命现象或曰人体运动力学这种深入的观察, 很早就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反映出来, 这就是“柔弱胜刚强”(《老子·王弼本三十六章》) 。 这个“胜”, 现在都理解为“战胜”、“胜过”, 其实, 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定义:“胜, 任也”, 应该作“承受”解 。 柔能够承受刚, 刚却承受不了柔 。 太极拳的发明创立者, 肯定是悟透了这一条道理, 所以对技击术以“松”为基本点, 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 。 太极推手中有一句名言“化即是打”, 这就是“柔弱胜(任)刚强”思想的经典表述 。
在太极拳以前, 任何拳术, 不管是用手还是用腿, 都只是击打, 都是主动进攻, 以某一击打伤、打倒对手为目的 。 对手之间身体没有较长时间的接触 。 只有角力(摔跤)才是在身体接触的情况下, 以摔倒对方为目的 。 严格说来, 角力(摔跤)不是技击术, 而是一种游戏, 一个体育项目 。 而太极拳当其发明之时, 首先是要达到技击实用(战)目的 。 也不能简单地说太极推手吸收了摔跤的技巧, 因为太极推手尽管吸收了一点擒拿术、摔跤术的技巧, 但这只是在低层次上使用的 。 到高层次上, 真是推手不用手, 发劲推出也好, 引进落空也好, 扌朋捋挤按, 采扌列肘靠, 其实是不像摔跤一样要用力抓住你肢体, 像擒拿一样要使劲锁住你的关节, 只是在一刹那, 莫名其妙使你飞了出去, 或摔了个嘴啃泥 。 飞了、摔了, 还不知道打在哪一点上;硕大的个子, 强劲的实力, 怎么不堪一击?据我体会, 太极拳把力学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这一点将在以后详细分析介绍), 而这一切的基点, 唯“松”而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