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谁甲方漫画( 三 )


这一样“很丧”的一群人 , 越是在小城市这种“丧气帮”的消极颓废 , 自我嘲讽就越是盛行 , 这些承载当下青年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各种无奈、各种挣扎的“丧文化” , 是他们情绪的出口 。
但我认为 , 他们的丧不是真丧 , 而是一种压力的宣泄 , 是一种自我保护 。 城市越大 , 竞争越大 , 理想越大 , 压力越大 。 丧文化的出现正好迎合了当下青年偶尔的消极颓废 , 自我嘲讽的心理需要 , 但同时 , 人生是需要自己给自己赋能的 , 只有这样才能在这条漫长而又痛苦的道路上获得快乐 。 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逐渐兴起的知识付费平台的带领下 , 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 并勇敢地、大踏步向未来走去 。 所以 , 这一群年青人在“丧文化”的压抑下 , 不断自我否定 , 等待爆发 。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是谁?”这幅漫画一出来 , 便可直接成为最燃表情的原因之一 , 因为他承载着大部分被丧文化所侵蚀的年青人内心的反抗 。
不论是“丧”也好 , “燃”也罢 , 媒体营销总有它自己目的 , 这与我们无关 。 但我们生活在知识付费时代 , 我们把自己燃起来 , 而且要燃的比周围的人更厉害 。 年轻人 , 燃起来吧!最简单的理道就是 , 那些“很丧”的家伙醒来前 , 你已跑很远!
为他人赋能是我的天赋-微信公众号:拙说




著名漫画《父与子》是谁创作的? 在许多杂志和报刊中 , 我们都可以看见这样的一对父子:父亲穿着黑色的背心 , 白色的裤子 , 他最大的特征就是肚子圆鼓鼓的 , 显得既滑稽又可亲;与身材胖大的父亲相比 , 儿子则显得又瘦又小 。 当这对外表差异极大的父子站在一起时 , 的确令人情不自禁地发出会心的微笑 。
《父与子》是德国漫画家卜劳恩的重要作品 。 卜劳恩1903年生在德国的一个小村庄 , 长大后开始学习绘画 。 他曾为许多报纸、书籍做过插图 。 1931年 , 卜劳恩的儿子降生了 。 卜劳恩非常高兴 , 他决定将发生在自己和儿子之间的故事 , 用画笔画下来 , 让所有的人都来分享他与儿子之间快乐的情感 。
1934年12月 , 第一幅《父与子》发表了 , 立刻 , 人们就被这一对可爱的父子所吸引 , 被他们之间的父子真情所打动了 。 人们喜欢《父与子》 , 喜欢知道他们之间的趣闻、逸事 。 而卜劳恩也不断将发生在他与爱子身上的故事 , 用画笔传达给广大读者 。 《父与子》的名气越来越大 , 很快就从德国传向了全世界 。
人们都衷心祝愿 , 这对带给千家万户的父子 , 能永远快乐 。 然而 , 事实却不是这样的 。 1944年 , 卜劳恩被德国法西斯抓进了监狱 , 最后死在了监狱里 。
尽管卜劳恩死了 , 可是他的漫画《父与子》不仅没有消失 , 反而在随后的时光里 , 依然在世界各地长盛不衰 。

“我们是谁”成上班族痛点? 让楼主失望啦
这就是个插图....不是动漫
这个画面背景配合我是谁这句话最早出自哪一部动漫? 这几天 , 朋友圈被各种版本的“我们是谁”刷屏了 。 随后 , 各路吃瓜群众将吐槽精神发挥到极致 , 纷纷推出了各自的“我们是谁”版本 。 欢乐之余 , 你可知道 , 漫画的原作者其实是美国人?她叫艾丽·布罗什(Allie Brosh) , 是位80后美女 , 患有严重的抑郁症 。
最初的漫画形象 , 它其实是一条鱼 , 叫“跳跳鱼小姐” 。 2010年 , 她在自己的博客Hyperbole and a Half(夸张和一半)第一次画上了这个奇怪的“跳跳鱼小姐” , 文案只有一句话:
把所有东西清理干净!(Cleanall the things!)
艾丽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 画了一系列以“跳跳鱼小姐”为主角的漫画故事发布在博客上 , 受到意想不到的欢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