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气”或“劲”从脚而始的实现是必须有一个过程的 , 可见太极拳初学者是不可能完全不用力的 , 但这不等于初学者应该用力 , 而是初学者一开始学练就必须锻炼和追求不用力 , 也就是一开始学练就要追求将手臂局部主动发生的力量渐渐消除掉 。 对于手臂局部主动发生的力量而言 , 从太极拳学练一开始就是减法 , 而不是说等到学会了拳再减 。 这是因为如果等到学会了拳再减 , 那么 , 一是未减之前所学练的不可能是太极拳;二是等学会了拳用力已经习惯成自然再减就更难了;三是太极拳“不用力”必须依赖“气”或“劲” , 一开始学拳不追求“不用力” , 替代这狭义之“力”的动力“气”或“劲”就是不可能发生的 。 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就明白指出要得到“真正内劲”的一个条件就是“不用力” 。 所以 , 初学太极拳者虽然不可能做到完全不用力 , 却是必须从锻炼不用力开始学练的 。
由上述可见 , 太极拳所谓的“不用力” , 是指练拳时局部不主动用力 , 但局部又必定要有由脚而始从身体其它部位传递而来的“气”或“劲”作为肢体活动之动力的 。 所谓是“有气者无力” 。 而如果既自称不用力 , 又没有“气”或“劲”传递 , 手臂却会发生运动 , 其手臂局部就必然是在主动用力的 , 所谓是“无气者纯刚” 。 只不过是将“用小力”当作“不用力”了 。 这样的人当其手臂运动又不注意时去反方向挡其手臂 , 往往就立即可以感觉到这手臂是具有顶抗性的、可以作用动其全身重心之阻力的;当然有的用小力的人在动作很慢时 , 也可以使得去挡其手臂者感到毫无阻力 , 轻飘飘的似乎重量也没有 , 这其实是一种主动用力回避的反应 , 就更属于局部在主动用力了 。 而手臂运动如果真的是由传递而至的“气”或“劲”所引起的“不用力”的 , 那么 , 对于太极拳功夫好的人在其不注意时去反方向挡其运动的手臂 , 可以感觉到这手臂就象是一段浮在水上的断臂 , 或者是一条鞭子 , 是既有重量性的阻力 , 又没有顶撑的 , 如果有这断臂的运动有惯性 , 这惯性与其身躯重心也是没有关系的 。
太极拳沾粘连随的“不用力而有力”还不能理解为别人能够感觉到其手臂有劲力 。 《杨氏老谱》明白指出太极拳是“内要含蓄坚刚而不施 , 外终柔软而迎敌” 。 就是说太极拳沾粘连随中的“气”或“劲”之“刚”别人是感觉不到的;尤其沾粘连随还借别人之力 , 这“气”或“劲”之“刚” , 别人就更感觉不到了 。 就手臂而言 , 沾粘连随中要让别人感到的就是这是一条断臂 , 别人能够感觉得到的只是其重量性的力量 , 甚至其惯性也感觉不到 , 似乎与别人的手臂相接触 , 就象是粘糊到别人的手臂上的一团烂泥 , 往往是让别人感觉到其是“柔软沉重”的;这“柔软沉重”又必然会随别人的用力不同而变化 , 别人用力很小 , 也会感觉这“柔软”中的“沉重”小 , 重量比较轻;而如果用力很大 , 就会感觉到这“柔软”中的“沉重”大 , 重量也会十分大 。 其实这其中主要是手臂自重与惯性在起作用 , 也可能有“劲”的作用 , 只是别人感觉到的只是重量性的阻力 , 而这阻力又与其身躯重心没有关系 , 这就是所谓的“掤劲” 。 所以 , 能够“不用力而有力” , 当别人用很小的力时会使别人感到其手臂是“有气无力”的 , 重量是轻的;而当别人用大力时就会使别人感到其手臂沉重难移 , 阻力很大、重量很重 , 如李雅轩先生所说的“两臂松得又沉又重 , 似钢铁样的重 , 而不是似钢铁样的硬” 。 这正如李亦畲先生所说的“彼有力 , 我亦有力……彼无力 , 我亦无力” 。 太极拳的发劲要发出通透、强劲、软弹的比手臂局部的力还大的力量来 , 一个重要的条件也是手臂局部不主动用力 。 由于这“劲”的特点如《杨氏老谱》等所说是波浪形弹性的、没有持续性的 , 如果持续连几斤的东西也是提拿不起的 , 不象狭义的“力”能够持续提拿几百斤的东西;“劲”的波浪时间又极迅速短促 , 象鞭子的弹击 , 甚至手臂没有伸缩移动 , 所以 , 当发劲瞬间别人既可以感到其手臂发出很强大的力量来 , 又很难持续体察到其手臂中的劲力之“刚” 。 由此可见:太极拳的“不用力而有力”是既使人难以找到其沾粘连随之“力” , 又能够发劲瞬间爆发出强大的“劲”力来 。 所以 , 更准确地说 , 太极拳“不用力”的主要表现是“不用力而能有强大的力” 。 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在很缓慢练拳时做到的是“不用力而没有力” , 就是近似地说 , 手臂始终软绵绵地没有任何力 , 违反了“不用力而有力”;而推人时用的还是手臂如木棍般持续发硬的局部主动发生的“力” , 又违反了“不用力” 。 这种太极拳动作再“自然”、再自称有“内功” , 再能够“用意念” , 也不可能是太极拳 。 因为这种拳仍然是在用局部主动之力的 , 是不可能具有全身真正完全放松与使人“终不得力”等效果的 , 而且没有传递性的由脚而起的力量 , 因而不可能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用意念”又不可能使得大脑入静 , 因而健身效果必然与一般舞操毫无区别 , 实质上是模仿太极拳外形而无太极拳之实的健身活动而已 。 然而 , 现代太极拳界中有很多人都将这种健身活动当作太极拳加以追求 , 这是一种必将置太极拳于死地的误区 。 因此 , 认识清楚太极拳的“不用力”是“不用力而有力”与“不用力而能有力”的 , 对于太极拳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
推荐阅读
- 太极内劲 吞吐
- 历史地理知识|台州在哪个省,浙江台州是不是很穷
- 大鱼大肉都没这菜香,香浓鲜嫩,营养美味还不贵!
- 煮面条最忌热水下锅,20年大厨只用一招,面条劲道十足不粘锅!
- 夏天宁可不吃大鱼大肉,也要吃这菜,清热解暑,好多人不知道!
- 遛狗不拴绳致骑车男孩摔骨折,狗主人的反应让网友不淡定了
- 健康知识|室上速不治疗后果怎样,千万不要做心脏射频消融
- 健康知识|怎样装病让脸色如白纸,让自己马上吐血不伤身
- 【吃】河里的河蚌可以吃吗?什么样的河蚌不能吃
- 【净值】净值估算是涨是不是代表盈利?净值估算和涨跌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