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兰亭序是谁写的,兰亭序后面的题跋( 八 )


称病弃官
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三月王称病弃官,携子操之由无锡徙居金庭 。 建书楼,植桑果,教子弟,赋诗文,作书画,以放鹅弋钓为娱 。 且与许询、支遁诸名士,遍游剡地山水 。 自王定居金庭后,书法兴起 。 其后裔多擅书画,作品挂满厅堂、书房,人称“华院画堂” 。 后人定村名为“华堂” 《羲之爱鹅》
[3],沿称至今 。 王羲之遗迹遍及全县各地 。 嵊西独秀山为王羲之读书处,山上观音殿悬有“右军旧游地”匾额;山麓建桃源乡乡主庙,奉王右军为乡主 。 嵊北嶀山的羲之坪、嵊东的清隐寺、嵊新交界的王罕岭等,均为王游憩之地,至今尚有遗迹可寻 。 东晋升平五年(361年),王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 梁大同年间(535-546年),嗣孙建右军祠于墓前,并于观旁建书楼、墨池,唐裴通撰有《金庭观晋右军书楼墨池记》 。 隋大业七年(611年),其七世孙智永和尚嘱徒尚杲(吴兴永欣寺少门),专诚赴金庭祭扫,并撰有《瀑布山展墓记》,立碑墓前 。 明永乐年间,张推官树碑墓右 。 弘治十五年(1502年),重建“晋王右军墓”石碑,今尚存 。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冬,王氏嗣孙秀清于金庭观左建“晋王右军墓道”牌坊,现尚完好 。
妙书春联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一年从山东老家移居到浙江绍兴,此时正值年终岁尾,于是王羲之书写了一副春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两侧 。 对联是: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可不料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为世人所景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 。 家人告诉王羲之后,王羲之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副,让家人再贴出去 。 这幅写的是:莺啼北星 燕语南郊 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 。 可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都挂上了春联,唯独自己家门口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 。 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副,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口: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夜间果然有人来偷揭 。 可在月色下一看,见这幅对联写的不太吉利 。 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是也不能将这幅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挂啊 。 来偷揭的人只好叹口气,又趁着夜色溜走了 。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的人围观,大家一看,对联变成: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 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
编辑本段王羲之与道教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艺术达到了 “登峰造极”的高度 。 究其成因,与王羲之信奉道教,书、道合一有很大的关系 。 土生土长的道教,很早就产生道教符 。 在抄写经书时,必须由精于书艺的经生抄写,而在书写经本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了道教文化的潜移默化影响 。 历史上诸多道家学者多是有名的书画家,他们修身养性,既精通道法,又能挥毫泼墨,落笔成体 。 王羲之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他将修道和书法艺术相互契合,相得益彰,因而产生了具大的艺术魅力 。 王羲之的道教信仰有着深厚的家庭背景 。 王氏家族是东晋时最有代表的文化士族 。 从上到下,奉信黄老学说 。 《晋书·卷八十·列传第五十》记载,王氏家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又精通书道 。 ”《道经》中记载了王羲之始祖王子晋向往神仙之灵虚,迈行放达于天台北门金庭桐柏山(即今嵊州金庭)第二十七洞天(道界三十六洞天之一)的故事 。 《潜夫论》记载:“因氏王氏,其后子孙,世喜养性、神仙之术 。 ” 可见,无论是王羲之的祖上,还是其子孙、亲戚朋友,都是虔诚的道教信仰者 。 同时,王氏家族还是名门望族,素来重视对家族成员文化素养的培植 。 王羲之置身其中,耳濡目染,自然不外其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