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海涅是哪个国家的人,海涅是哪个国家的作家( 五 )


进入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 特别是在《德国 , 一个冬天的童话》写作成功以后 , 海涅的诗歌之泉在干涸了近十年后又迅速而激越地流淌、喷涌起来 , 从而开始了他文学生涯的第四个阶段 。 在这个阶段 , 他写了大量如投枪匕首般锋利尖锐的“时事诗” , 如被誉为“德国工人阶级的马赛曲”的《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等等 , 对各式各样的反动势力进行无情的揭露和讽刺 。 也就是说 , 与早年的抒情诗相比 , 诗人这时的作品已发生了质的变化 , 不再是抒发个人喜怒哀乐的低吟浅唱 , 而成了战场上震撼心魄的鼓角和呐喊 。 可惜的是 , 在一八四八年法国爆发二月革命 , 整个欧洲都掀起了革命高潮之际 , 海涅的诗歌创作又中断了一两年 。 原因是诗人在年前罹患脊髓痨 , 到一八四八年已经卧床不起 , 正苦苦地与死亡进行着抗争 。
进入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病情稍有缓和 , 海涅在创作“时事诗”的同时 , 也写了不少音调沉郁、愤世嫉俗的抒情诗 , 哀叹自身不幸的命运和遭遇 。 他身为犹太人而倾向进步和革命 , 因而长期受到德国政府的迫害 。 自一八三五年起 , 他的作品就列入了德国官方的查禁名单 , 且高踞榜首 , 新作更难在国内出版 , 稿费来源几近枯竭 。 与此同时 , 叔父所罗门·海涅对他的接济也早已断绝 , 在流亡中的诗人经济十分拮据 , 不得已而领取了法国政府发给的救济金 。 这事在一八四八年被国内的论敌知道了 , 海涅因此遭到恶毒攻击 , 再加上生活艰苦辛劳等原因 , 致使他患的脊髓痨进一步恶化 。 一八五一年 , 在妻子玛蒂尔德陪同下 , 海涅好不容易支撑着病体 , 最后一次外出参观了卢浮宫博物馆 , 从此以后便长年地痛苦挣扎在他所谓的“床褥墓穴”中 。 可是尽管如此 , 诗人仍然像一位临死仍坚持战斗的战士一样坚持写作 , 直至一八五六年二月十七日与世长辞 。 他在逝世前一年为自己的散文集《路台齐亚》法文版撰写的那篇序言 , 表明这位战士诗人至死不悔 , 始终忠于自己的共产主义的信念和革命理想 。
编辑本段
诗歌创作的阶段及特色

海涅的出身、经历、交往和思想发展 , 都很自然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 , 也反映在了他的作品特别是在他的诗歌中 。 海涅的诗歌创作包括抒情诗、时事诗、叙事诗以及长诗等样式(或品种) , 可谓丰富多彩;其中尤其是抒情诗 , 无论立意、运思 , 还是语言风格 , 都有鲜明的个性、独特的风格 。 纵观整个德语诗歌史 , 海涅可称是继歌德之后最杰出的歌者 。 在世界诗坛上 , 海涅的成就和影响足以与英国的拜伦、雪莱 , 俄国的普希金 , 匈牙利的裴多菲等大家媲美 。 他的多半以爱情为题材的抒情诗 , 由舒曼、舒伯特、门德尔松、柴可夫斯基等各国大作曲家谱写成歌曲 , 多达三千首以上 , 其数量甚至超过了被他和拜伦尊为“诗坛君王”的歌德 , 堪称世界第一 。 其中如《罗蕾莱》、《你好像一朵鲜花》、《北方有一棵松树》、《乘着歌声的翅膀》、《我曾在梦中哭泣》等等 , 更是受到各国作曲家的青睐 , 被反复谱曲 , 最少的也有六七十次 , 最多的《你好像一朵鲜花》竟达到一百六十次以上 , 恐怕也已算得上世界之最 。 所有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 , 还有许多类似的优美动人的抒情诗 , 一个多世纪以来便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 , 特别是受到正处于青春期的烦恼苦闷中的年轻人和飘泊异乡的游子们的喜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