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症状 流行性出血热的症状,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症状,体征( 三 )


(3)重型:
体温≥40 ℃ , 中毒症及渗出征严重 , 可出现中毒性精神症状 , 并出现休克 , 有皮肤瘀斑和腔道出血 。 少尿持续5天以内或无尿2天以内;
(4)危重型:
在重型基础上并出现以下之一情况者:
①出现脑水肿、脑出血或脑疝等中枢神经合并症;
②难治性休克;
③有重要脏器出血;
④出现心力衰竭、肺水肿;
⑤严重继发感染;
⑥少尿超出5天或无尿2天以上 , BUN 42.84mmol/L;
(5)非典型:
发热38℃以下 , 皮肤黏膜可有散在出血点 , 尿蛋白? , 血、尿特异性抗原或抗体阳性者 。
二、诊断
临床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资料
在发病季节 , 于发病前两个月内曾到过疫区 , 或有与鼠类直接和间接接触 , 食用鼠类污染的食物或有接触带病毒的实验动物史 。
2.症状
起病急 , 有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即三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 常依次出现低血压、少尿及多尿现象 。
3.体征
面、颈、上胸潮红(即三红) , 重者似酒醉貌 。 眼结合膜和咽部充血 , 软腭、腋下、前胸等部位可见出血点(点状、条索状、集簇状) , 并可伴有眼结合膜水肿及眼睑、面部浮肿 。 肾区有叩击痛 。
4.实验室检查
(1)早期尿中出现蛋白 , 且迅速增多 , 有红细胞、管型或膜状物 。
(2)血像: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 , 随着病程进展逐渐增高 , 淋巴细胞增多 , 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 血小板数下降 。
(3)血生化检查:血尿素氮(BUN)或非蛋白氮(NPN)升高 。
5.病程经过
病程中有发热、低血压、少尿、多尿及恢复期五期经过 。 不典型病例或经早期合理治疗 , 可不出现低血压或少尿期 。
确诊依据:经血或尿特异性抗原检测阳性 , 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双份血清特异性IgG抗体4倍增高者(间隔一周)
流行性出血热的几种特殊临床表现(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1期供稿文/牛中元)
流行性出血热的典型病例诊断不难 , 但临床表现特殊误诊率很高 。 我科近几年来共收治45例 , 有特殊表现者16例 , 分为5个类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腹型5例 , 本型可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型或急腹症型(2例) 。 前者有明显的呕吐、腹泻与腹痛;后者常有剧烈腹痛 , 腹部压痛与反跳痛 。 本组误诊为胆囊炎和阑尾炎各1例 , 腹膜炎1例 。 典型病例:男 , 25岁 。 发热伴腹痛、呕吐与腹泻5天人院 。 呕吐频数 , 稀水样便 , 一日5~6次 。 T37.8T: , BP9.3/6.7 kPa , 面无充血 , 腹软 , 满腹轻压痛 。 大便常规为粘液 WBC少许 。 拟诊急性胃肠炎 , 经扩容、纠酸 , 血压回升后发现眼球结膜充血 , 水肿 , 腋下有细小出血点 。 复查血:WBC40?109/L、N0.6、L 0.25、异淋巴0.12、血小板50?109/L;尿蛋白 ;BUN29.6mmol/L 。 诊断出血热 , 转科治疗 。 多尿期最高日尿最达4460mm 。
1.2 消化道大出血型 2例 , 在出血热的不同病期 , 均可出现腔道出血 , 少数病例在病初即有上消化道大出血 , 并以此为主诉而就医 , 易误诊为溃疡症、胃炎等 。 典型病例:男 , 18岁 。 发热、头痛4天 , 呕血1天住内科 。 4天前因头痛低热服安乃近0.5 g , 2天后热退 , 但出现阵发性上腹痛伴恶心呕吐 , 人院前有一天突然呕血3次 , 约1000m1 。 T37.4℃、P136次 , 分、BPO , 烦躁、面色苍白 , 巩膜无黄染 , 肝脾(-) , 全腹压痛 , 上腹为著 。 诊断上消化道大出血伴休克 , 药物性及出血胃炎或溃疡病所致 。 经抗休克、止血等治疗后 , 血压回升 。 次日查体时见球结膜水肿 , 两腋下有抓痕样出血点 。 复查血 , WBC36?109 , L , N0.78 , L0.18 , 异形淋巴0.16 , 尿蛋白 , RBC , BUN24.5mmol/L 。 确诊为出血热转入我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