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课下搜集老舍先生的生平资料 , 了解他的人品、作品 。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 , 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 , 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
2.学习作者叙事具体、清楚的表达方法 。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 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或对老舍先生的印象 。
二、学习课文1.自己默读、感悟 。 2.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讨论疑点 。
3.班上汇报 。 采取一组代表发言 , 其他组补充及教师点拨的形式 。
着重理解这些内容:(l)“花开得大小好坏不计较 , 只要开花 , 我就高兴” , “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 。 (2)作者养的花没有奇花异草 , 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
(3)作者养花 , 不是对花“置之不理” , 而是天天照管它们 , 像好朋友似地关心它们 。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花有感情 。 )
作者在照管花的过程中 , 摸出了一些规律 , 增长了知识 , 从中得到了乐趣 。 “不是乱吹 , 这就是知识呀!”这是作者学会养花后的自豪之情的流露 , 这就是乐趣 。
(4)养花有益身心 。 指养花锻炼了身体 , 消除了疲劳 。
在辛苦中了解了劳动的意义 , 得到了乐趣 。 表达了作者热爱劳动的感情 。
这里有两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 a.作者为什么说得感谢它们?b.作者两次使用“腰酸腿疼”、“热汗直流” , 你认为作者是在抱怨养花劳累吗?为什么?投影出示句子:不劳动 , 连棵花也养不活 , 这难道不是真理吗?a.让学生不改变意思 , 换一种说法:不劳动 , 连棵花也养不活 , 这是真理 。
b.这句话说明什么道理?劳动可以创造一切;幸福生活是劳动创造出来的;人活着 , 就应该劳动 。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
(5)作者养花能得到别人的赞赏 , 并与朋友分享劳动果实 , 心里自然特别喜欢 。 这也是养花给作者带来的乐趣 。
(6)当花受到摧残时 , 养花的人难免忧伤 , 这说明作者对花产生了特殊的感情 , 伤心中表现了作者爱花、惜花之情 。 (7)养花的乐趣 , 归结起来就是:有喜有忧 , 有笑有泪 , 有花有果 , 有否有色 , 既须劳动 , 又长见识 。
作者从养花中得到这些乐趣 。 正说明作者爱劳动、爱生活 。
三、总结1.通读全文 , 感受喜与忧 , 笑与泪 。 2.结合自身实际 , 谈谈你对养花的新认识 。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 四、布置作业1.摘抄体现作者爱花的句子 。
2.实践活动:每人养一种花 。 附:板书设计教案点评:激趣导入 。
组织学生阅读感悟、小组讨论、班上交流 ,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 老舍先生从养花过程中得到了哪些乐趣 。 联系自身经历在读中感悟 , 在小组讨论中加深理解 。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提供媒体展示 , 辅助课堂教学 , 加深理解、体会和感悟 。
4.怎么样的教学反思更有实效性语文教材中 , 类似于《一夜的工作》这样思想意境深邃 , 但距离学生生活较远的文本占有一定的比率 。
面对这样的文本教师或者容易将思想情感抽象化 , 流于形式 , 过于教条;或者教师自身全情投入 , 慷慨激昂 , 但与学生存在极大的情感落差 , 两者都忽视了在学生心灵层面的透视和共振 , 禁锢、定势学生的独特感情 , 阻碍学生语感品质的培养 , 久而久之 , 学生对此类文本会有本能的抵触 。 因而 , 在这一类文本的教学中 , 我注重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 , 整体感悟当中逐步完成对文本的理解、欣赏与批判 , 追求形成“重视熏陶”的教学特色 , 期待激起学生丰沛的情感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