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在精研书法体势时 , 更得益于爱兰 。 兰叶清翠欲滴、素静整洁、疏密相宜、流畅飘逸 。 王羲之将兰叶的各种姿态运用到书法中 , 使他的书法结构、笔法、章法的技巧达到精熟的高度 。 他的书法兰画映素 , 气脉贯通 , 字体秀美 , 错落自然 , 且因字生姿、因姿生妍、因妍生势、因势利导 , 达到了神韵生动、随心所欲的最高境界 。
我国元代一件稀世名瓷青花四爱图梅瓶 , 有“王羲之爱兰”、“周茂叔爱莲”、“孟浩然爱梅”、“林和 。 羲之摹兰
永和九年三月初三 , 王羲之约友修禊 , 选择了兰亭为修禊之所 , 除“此地有崇山峻岭 , 茂林修竹 , 又有清流激湍 , 映带左右”外 , 此地还盛开幽兰 , 馨香扑鼻 。 同去的名士们因此而留下了“俯挥素波 , 仰掇芳兰”、“微音选泳 , 馥为若兰”、“仰泳挹遗芳 , 怡神味重渊”等咏兰名句 。
王羲之在精研书法体势时 , 更得益于爱兰 。 兰叶清翠欲滴、素静整洁、疏密相宜、流畅飘逸 。 王羲之将兰叶的各种姿态运用到书法中 , 使他的书法结构、笔法、章法的技巧达到精熟的高度 。 他的书法兰画映素 , 气脉贯通 , 字体秀美 , 错落自然 , 且因字生姿、因姿生妍、因妍生势、因势利导 , 达到了神韵生动、随心所欲的最高境界 。
我国元代一件稀世名瓷青花四爱图梅瓶 , 有“王羲之爱兰”、“周茂叔爱莲”、“孟浩然爱梅”、“林和靖爱鹤”四幅图 , 可见 , 王羲之爱兰影响之深远 。
【喜欢养花的名人有哪些】鲁迅采兰
鲁迅家里几代人都喜爱兰花 。 1933年11月14日 , 鲁迅在《致山本初枝》的信中讲到“我的曾祖父曾经栽培过许多兰花 , 还特地为此盖了三间房子” 。 鲁迅的祖父、父亲也都养过兰花 。 鲁迅从小就喜爱花、虫、鱼、鸟 , 读书之余跟随父亲在天井和百草园广植花草 。 他曾根据自已的经验、订正过《花镜》中的某些讹误 。 稍大一点 , 常约二弟作人、三弟建人至城内府山、塔山采兰 。 每年二三月份当兰花开放时 , 三兄弟常去会稽山、兰渚山、箬山春游、采兰 。 1911年3月18日 , 鲁迅和周建人、王鹤照去游览会稽山下大禹陵 。 出发前 , 鲁迅将事先准备好的两只油漆马口铁桶和一把铜锸要大家带上 。 到了大禹陵 , 浏览了禹庙、窆石亭 , 就上会稽山采兰 。 后来 , 鲁迅把这次经历 , 写成《辛亥游录》 , 刊在1912年2月出版的《越社丛刊》上 。
关于那次会稽山采兰之事 , 周建人晚年还经常提起:“老大(鲁迅)采到‘一叶兰’后 , 兴奋极了 , 对我说:‘老三 , 我们真不虚此行!’回到家里 , 我们小心地将兰花上盆种好 。 以后 , 老大应蔡元培先生之邀 , 赴京供职 , 起初他想把兰花也一起带走 , 但终因路远迢迢而未带去 。 临行前 , 他特别关照我 , 要把这几盆兰花种好 。 不久 , 我也应聘去一所学校任教 , 平时很少回家 , 后来 , ‘一叶兰’终于坏死 。 为了不使老大痛心 , 我始终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他 。 ”
总理赠兰
1962年 , 周恩来总理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亲切地会见了来华访问的日中友好人士松村谦三先生 。 松村谦三先生致力于日中友好活动 , 多次访华 , 与周恩来总理成为好朋友 。 他非常喜爱中国的兰花 , 曾收集过不少品种 。 周总理深知松村先生的爱好 , 趁这次在杭州相会 , 吩咐随员去杭州苗圃挑一盆自己祖居绍兴选出的名兰 , 送给松村谦三先生 。 兰圃同志知道周总理的意图后 , 特地挑选了一盆叫“环球荷鼎”的兰花 。 此花是40年前由绍兴兰农在上虞大舌埠山中掘得的 , 当时被上海兰花爱好者郁孔昭以800银元购去 , 实为兰中极品 。 当时在杭州花圃中亦只有二三盆 , 当松村先生从总理手中接过这盆兰花时 , 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 他知道“环球荷鼎”的珍贵 , 他更知道总理的美好心意 。 “兰”象征美 , “兰”象征着友谊 , 总理希望日中友谊像“兰”一样常青 , 像“兰”一样馨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