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知识|怎样引导宝宝蹲下尿,宝宝总是骑在妈妈身上( 二 )



三、孩子故意忍着不去厕所?可能肛欲期来了 。

不少妈妈都问:孩子明明是有便意了 , 可是就是忍着 , 小脸都红了 , 还是不上厕所 , 为什么呢?

当孩子出现故意忍住不尿、不拉粑粑 , 可能表明孩子进入“肛欲期”了 。 对“肛欲期”的孩子来说 , 肛门和尿道括约肌的收缩和放松会给孩子带去不一样的体验 。 孩子可能体会到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感 , 也可能与性萌芽有关 。 这是孩子心理发育的正常现象 。 一般弱化处之 , 这种现象就会逐渐消失的 。

如果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 经常给孩子用药或总是督促孩子解便 , 过于关注这个事情 , 就会让孩子有压力 , 甚至是羞耻感 , 反而会增加孩子排便的难度 。

四、引导如厕的过程中 , 请避免态度和方式太过强硬 。

关于孩子如厕 , 父母都应该有一个观念:如厕训练是一场“持久战” , 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 这个过程少则一两个月 , 多则十几个月 。 中间可能经历反复 。 所以 , 我们需要摆正心态 , 细心观察、耐心引导 。 多采用积极鼓励的方法 , 而不是消极强硬的方式 。

有的父母过于心急 , 不顾及孩子的意愿 , 只是简单粗暴地强迫孩子固定时间坐马桶;有的父母过于严厉 , 孩子拉不出来或拉在外面就打屁股;还有的父母说一些讽刺、威胁的话 , 想让孩子从心理上产生内疚感从而重视这件事 。 这些不恰当的态度和方式都可能给孩子心理上造成压力 。

有的孩子没有处理这种压力的能力 , 就会逃避 , 就忍着憋一个星期都不上厕所 。 有些孩子比较脆弱 , 这个问题或许会长远地影响到孩子的自我评价、自信心建立等等 。

五、掌握孩子如厕训练的6个技巧 。

1、正确的时机

一般而言 , 孩子2岁前后尝试如厕训练都可以 , 但也有的宝宝也许到4岁可能心理上才准备好 。 所以 , 要观察宝宝是否具备了生理和心理上的条件 , 是否愿意模仿大人上厕所的习惯 。 不要在他准备好之前给他施加压力 。

2、健康的饮食

给孩子的饮食结构一定要健康 。 蔬菜、水果和水的摄入要多注意 , 防止孩子消化不良和便秘的发生 , 可以适当给孩子做一些抚触 , 帮助胃肠消化 。

3、规律的作息

孩子的作息时间要尽量规律 , 什么时候吃饭 , 什么时候睡觉 , 什么时候玩 。 作息规律了排便一般也会比较规律 。 这样可以避免孩子因为贪玩就将上厕所的时间无限推延 。

4、积极的态度

当孩子偶然做到了哪怕很小的一步 , 比如主动告诉家长要撒尿 , 或主动坐便盆的时候 , 要夸张地给予鼓励表扬 , 让孩子有动力继续 。 如果孩子暂时还做不到 , 没关系 , 放轻松 , 慢慢来 , 下次再试 。 不要批评打骂 , 不要负面威胁 , 更不要挖苦讽刺 , 将这件事看做最自然的事情来对待 。

5、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

开始给孩子如厕了 , 一般可以尝试这样一个流程:

首先购买适合孩子的漂亮的便盆或儿童马桶圈 , 确认孩子的双脚可以踩地坐稳 。 然后让孩子先不脱裤子坐在便盆上 , 可以每天一次 , 让他习惯这种感觉 。 如果孩子不愿意 , 也不要强迫 , 一周或一个月后再试试看 。

接下来 , 大人如厕的时候 , 带孩子一起 。 让孩子不带尿布坐在马桶上 , 并且跟他解释 , 脱裤子蹲在马桶上厕所是一种大人的行为 。 同时 , 让孩子自己冲水 , 自己穿裤子、洗手 , 体验这个过程 。 在孩子玩的时候 , 便盆可以放在旁边 , 告诉他如果需要可以用 。

如厕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父母用最平和的态度来跟孩子一起经历就好 。 如果中间出现反复 , 比如明明已经学会自己尿尿或拉粑粑在便盆里了 , 可是经过一段时间又拉尿在裤子里了 。 这是很正常的 。 不用表现得太惊讶生气 , 或者开始大讲道理 。 孩子的逻辑很简单 , 并不需要太多道理 , 他们也并不能从父母生气的情绪里读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