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咸丰怎么死的,光绪帝为什么长期遗精( 六 )


咸丰六年(1856年) , 英法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 攻占广州 。 咸丰八年(1858年) , 英法舰队攻陷大沽炮台 , 进迫天津 。 咸丰派桂良、花沙纳往天津议和 , 与英、美、法、俄分别签订《中英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和《中俄天津条约》 。 列强不满足于《天津条约》规定的权利 , 蓄意重新挑起战争 。 咸丰帝命清军加强大沽口防务 。
咸丰九年(1859年) , 在英国蓄意挑起的大沽口冲突中 , 英法侵略军被击败 。
咸丰十年(1860年) , 英法两国再次组成侵华联军 , 大举入侵 。 英法联军进攻北塘 , 咸丰帝在清军与英法联军激战之时 , 竟令清军统帅离营撤退 , 大沽再次沦陷 。 英法联军攻占天津 , 随即向北京进犯 。 咸丰帝派遣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荫为钦差大臣 , 往通州与英、法议和 。 英法联军以和谈为掩护 , 继续组织对北京的进攻 , 在通州八里桥击败清军后 , 进攻北京 , 圆明园、清漪园等处被焚掠 。 咸丰帝自圆明园仓皇逃亡热河(今承德市) , 命恭亲王奕欣留京议和 。 奕欣代表清政府与英、法、俄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 , 并批准了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 在《中俄北京条约》中 , 承认了咸丰八年(1858年)沙俄迫使清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的《瑷珲条约》 。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 , 咸丰皇帝病死于热河 。 卒谥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 。 庙号文宗 。 葬河北遵化清东陵之定陵 。 [编辑本段]执政败笔 第一 , 咸丰没有下诏决战 。 他没有作战决心 , 也没有周密部署 。 起初 , 英军18000余人 , 法军7000余人 , 陆续开赴中国 。 咸丰皇帝没有发布诏书 , 动员军民 , 积极抵抗;也没有派军队守住天津塘沽海口 。 却在圆明园庆祝他的30寿辰 , 在正大光明殿接受百官朝贺 , 并在同乐园连演四天庆寿大戏 。 咸丰和王公大臣沉醉在园内的听戏欢乐中 , 英法联军却加紧了军事进攻 。 一个大清帝国 , 数以百万计官兵 , 难道还不如埃塞俄比亚的11万军队吗?而且 , 意大利到埃塞俄比亚很近 , 不像英、法到清朝那么远;埃塞俄比亚是个小国 , 不像清朝那么地大、物博、人众、兵多!
第二 , 咸丰没有政治韬略 。 咸丰战和不决 , 小胜即骄 。 打了败仗 , 签订《天津条约》;略获小胜 , 又撕毁《天津条约》;再打败仗 , 又拒绝妥协;施展猫伶狗俐小技 , 使得事态不断扩大 。 没有使天津谈判就地解决 , 而支持肃顺、载垣、穆荫一伙 , 将英使巴夏礼等诱擒到北京 , 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 。 咸丰帝没有韬略 , 没有格局 , 耍小把戏 , 玩小权术 , 使主动局面变成被动局面 , 又使被动局面更加被动 。
第三 , 咸丰没有身守社稷 。 面对英法联军6000余人犯八里桥 , 咸丰没有动员兵民“勤王” , 全力守卫京师 , 而是准备逃跑 。 当年 ,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 原因之一是“天子守国门” , 抵御入侵 。 明朝的崇祯皇帝 , 在社稷危难之时 , 既不迁都逃跑 , 也不巡狩围猎 , 而是发出“朕死无面目见祖宗 , 自去冠冕 , 以发覆面”的哀叹 , 登上煤山 , 自缢而死 。 可是 , 咸丰皇帝在大敌侵入之时 , 不尽职守 , 不守国门 , 却带领老婆儿子、军机大臣、王公贵族 , 逃之夭夭 , 美其名曰“巡狩” 。 咸丰皇帝铸成了历史之大错、特错!
咸丰皇帝逃到承德避暑山庄做了些什么?是设法挽救国家危亡 , 还是关怀黎民涂炭?都不是 。 咸丰皇帝在避暑山庄里贪女色、贪丝竹、贪美酒、贪鸦片!
一贪女色 。 有书记载:奕置兵败于不顾 , 携妃嫔游行园中 , 寄情于声色既聊以自娱 , 又自我麻醉 。 他有所谓汉女“四春”:牡丹春、海棠春、杏花春、陀罗春 。 此外还眷爱“天地一家春” , 就是慈禧 。 还有野史说咸丰养着一位民间寡妇 。 《野史叟闻》记载:咸丰钟情于一位寡妇曹氏 , 山西人 , 长得秀美妖艳 , 妩媚动人 。 入宫以后 , 帝最眷之 。 野史类似的记载还有:“山西籍孀妇曹氏 , 风流姝(shū)丽 , 脚甚纤小 , 喜欢在鞋履上缀以明珠 。 咸丰帝召入宫中 , 最为眷爱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