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戴三年之后的玉称为"熟玉", 熟玉方可养人 。 佩戴熟玉注意的事情不是很多, 无非少沾水、少沾污秽而已 。
如果我们相信玉有灵性, 就要相信人与玉之间的因缘 。 不要让所谓的专家去鉴定你的玉, 去为你的玉估量什么价值 。 这是对玉的不尊重 。 许多资深玩玉的老行家, 佩带的玉都很平常, 究其原因, 不过是玉的因缘而已 。 许多老玩家会为一块经济价值不太高的玉一掷千金, 就是不敢、也不愿失去这点因缘 。
最后, 我想再重复一句:玉是一种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 。 传统是刚性的, 也是神圣的 。 你可以抛弃传统, 但不可以侮辱传统 。 如果您仅仅是赶时髦或者炫耀自己的财力, 那么, 希望您不要佩玉——这, 对于玉, 也是一种贡献 。
玉的保养
古人讲养玉, 一个“养”字, 不仅道出了玉乃有生命的物质, 而且内中包含了许多学问 。 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要点:
1、避免与硬物碰撞 。 玉石的硬度虽高, 但是受碰撞后很容易裂, 有时虽然用肉眼看不出裂纹, 其实玉表层内的分子结构已受破坏, 有暗裂纹, 这就大大损害其完美度和经济价值了 。
2、尽可能避免灰尘 。 日常玉器若有灰尘的话, 宜用软毛刷清洁;若有污垢或油渍等附于玉面, 应以温淡的肥皂水刷洗, 再用清水冲净 。 切忌使用化学除油污剂液 。
3、佩挂件不用时要放妥 。 最好是放进首饰袋或首饰盒内, 以免擦花或碰损 。 如是高档的翠玉首饰, 更勿放置在柜面上, 免积尘垢, 影响透亮度 。
转帖]收藏——把玩古玉的“三忌”“四畏”《礼记》中所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 对玉的爱好, 是中华民族文化特色之一 。 玉有着丰富的精神内容, 它象征着高贵、纯洁、友谊、吉祥等, 是民间广泛流传的信物, 中国人佩玉以求避邪除凶, 人们以玉为美为荣为贵, 玉成为人们习俗生活的一部分 。
玉器经过数千年的继承和发展, 从史前的古朴、雅拙到秦汉的雄浑豪放, 再发展到明清的玲珑剔透, 要把玩这些古玉更有“三忌”、“四畏”需要遵从 。 所谓“三忌”, 是指古玉“忌油”、“忌腥”、“忌污浊气体”;所谓“四畏”是指古玉“畏冰”、“畏火”、“畏姜水”、“畏惊气” 。
所谓“忌油”, 是指古玉应避免接触油腻 。 这是因为油脂可封堵玉质的微细孔隙, 使玉质中的灰土不能出来, 玉器就不会莹润, 透不出所谓的“清光” 。 玉器因在地下长期受水浸土蚀, 微细孔隙中自然渗入土质或杂质, 养护的目的便是尽量使其杂质“吐”出 。 有些人以为将古玉抹上些花生油或在鼻上、面额、头发中沾些人体油脂, 可使古玉显得油亮、温润, 实则是一大忌, 反而对玉质有害 。 一旦沾了油腻, 解决的办法有二, 一是用滚水煮一会儿, 便可退油, 二是将玉件放入痱子粉或干面粉中, 吸除油脂 。
“忌腥”是指玉器与腥物接触, 不但使玉器含有腥味, 也会伤至玉质 。 腥气或腥液中所含的化学成分, 如卤盐等, 对玉器有一定的腐蚀, 而导致玉质受损, 所以古玉要避免与腥物相触 。
古玉“忌污秽”的道理与“忌油”相似, 因此玩玉之时, 事先要洗净双手 。
至于所谓“畏冰”, 是指古玉时常近冰, 或被冻, 则色沁就不活, 没有润感, 谓之“死色” 。 有人以为将古玉放在冰箱中冷冻, 会使其“通透”和“质坚”, 实在是一大错误, 这样做可能会使玉质产生裂纹而不可挽救 。
“畏火”则是说古玉如果常靠近火或热源, 则可能使“色浆”尽褪 。 “色浆”主要是指玉质的表面光泽和透明度 。 古玉近火受热, 尤其是高温, 可导致裂纹的产生, 亦可伤及玉质, 从而失去光泽、降低透明度 。 不要说是古玉, 即便是新玉, 也是一样 。
推荐阅读
- 【翠菊】白色翠菊的花语和寓意 白色翠菊怎么养
- 玉怎么养,怎么判断玉已经戴活了
- 【花语】白色毛蕊花花语 毛蕊花怎么养
- 锦鲤怎么养,为什么一般人养不了九条锦鲤
- 怎么养小狗,收养流浪狗的人是蠢人
- 【传说】绿牡丹的花语与传说 绿牡丹花怎么养
- 小狗怎么养,新手养狗五大忌
- 鸽子怎么养,鸽子智商相当人几岁
- 怎么养鸽子,家庭养鸽子对人体的危害
- 怎么养蜂,怎么自己养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