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泉城是哪里,泉城是哪里样子( 三 )


南市区趵突泉泉群、黑虎泉泉群、珍珠泉泉群、五龙潭泉群以及市区以外的济南东郊白泉泉群 , 章丘明水百脉泉泉群 , 历城彩石玉河泉泉群 , 历城柳埠涌泉泉群 , 长清万德袈裟泉泉群 , 平阴洪范池泉群 。 十大泉群均属广义的“济南泉群” , 同时自东向西依次划分为明水泉域、白泉泉域、济南泉域、长孝泉域四大泉域 。 从水文地质学的角度划分 , 以趵突泉为代表的市区“四大泉群”实际是一个泉群 , 属狭义的“济南泉群” 。 它们同一个水源、同一个补给区 , 统称“趵突泉群” , 其补给区称“趵突泉泉域” 。 柳埠和涌泉泉群万德袈裟泉群位于市区“四大泉群”的补给区 , 即趵突泉泉域 , 各个小泉子彼此没有水力联系 , 两个小泉群之间也没有水力联系 , 但这些泉水沿河道渗漏 , 最终流向市区泉群 。 除“济南泉群”外 , 以白泉为代表的济南东郊白泉泉群 , 也是同一个水源、同一个补给区 , 其补给区称“白泉泉域” 。 彩石玉河泉群位于白泉泉群的补给区 , 即白泉泉域 , 这些泉水沿河道渗漏 , 最终流向白泉泉 济南星光大道
群 。 因大量开采 , 白泉泉群常年断流 。 以百脉泉为代表的章丘明水泉群 , 其补给区称“明水泉泉域” 。 该泉域地跨淄博、章丘两地 , 其类型与趵突泉、白泉泉群和泉域完全相同 , 同属济南市三大泉群、三大泉域 。 以洪范池为代表的平阴洪范泉群 , 位于长城岭以南 , 地表水地下水自成体系 , 皆流向大汶河 , 其泉群类型与历城采石玉河泉群相同 。 洪范泉水并非直接流去大汶河 , 而是沿途渗漏 , 补给孔村—孝直水源地 , 亦即石横电厂水源地 。
编辑本段七十二名泉之说
济南城内百泉争涌 , 向有名泉七十二之说 , 历史上关于济南七十二名泉的记载共有三处:元代至元年间于钦《齐乘》转述的金代《名泉碑》;明代崇祯年间刘敕《历乘》载晏璧作于明永乐年间的《济南七十二泉诗》;民国初年《续修历城县志》所载郝植恭作于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的《济南七十二泉记》 。 济南市历下区
三处记载的七十二泉均不尽相同 , 先后被列入72泉名单的泉子共有110多处 。 其中《济南七十二泉诗》中有13个不同于《名泉碑》中所列泉名 , 并将《名泉碑》中灵岩寺独孤泉、黉堂岭醴泉 , 移到了历城县天麻岭和康王山 。 《济南七十二泉记》中又有27个泉名别于《名泉碑》 , 明《七十二泉诗》所增13泉仅录3泉 , 而又新增了24个名泉 , 改名称1处 。 经过历史的沿革变迁 , 有的泉子已经找不到地址 , 有的则已经干枯消亡 。 为保护名泉 , 自1998年9月开始 , 济南市就决定根据泉的地理位置、喷涌量、周边环境、旅游价值、历史文化等因素 , 从全市城乡共733处泉水中评定新的七十二名泉 。 2004年04月评出的新“七十二名泉”名单中 , 既包括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等历史上已有的名泉 , 又有琵琶泉、玛瑙泉、九女泉等新增的名泉 , 酒泉、香泉、金虎泉等历史上的名泉因消失而除名 。
编辑本段泉城泉名总录
泉城内百泉争涌 , 向有名泉七十二之说 。 其实 , 历代诸家所记不尽相同 。 济南泉水亦不止72处 , 仅市区就有大小泉池百余处 。 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是济南72泉的主要组成部分 , 其他的则“隐居”于济南辖区内的其他地方 。 七十二泉之说 , 源于《齐乘》一书所载的金代《名泉碑》 , 所谓趵突、五龙、百脉、豆芽、金线、皇华、柳絮、卧牛、东高、漱玉、无忧、石湾、酒泉、湛露、满井、北煮糠、散水、溪亭、濯缨、灰泉、知鱼、朱砂、 省城中心区交通枢纽玉函立交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