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明:乡村回忆系列之三

张继明:乡村回忆系列之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山村旧景 (西楼 摄)
坡 里 送 饭
村里生产队时 , 社员去坡里干活 , 一般不明天 , 就挑着粪上坡 , 这样一天就有两顿饭在坡里吃 。
早饭和午饭 , 队长按排一位妇女在家常年烧汤 。夏天往水里加点绿豆或是放点炒谷米 , 东西都是生产队的 。早饭时间一般八点多钟 , 负责上坡送早饭的人 , 六点半就开始到上坡人的家里催饭 , 一般要求七点半以前必须把各家的饭送到熬汤人家里 。到坡里半小时路程 , 八点准时吃到饭 。
早饭一般都耽误不了 , 因为家庭主妇们 , 不明天就开始摊煎饼了 , 也有的烙菜煎饼 。送的饭都是每家用自家人一看就知道的包袱包好 , 也不用再做标记 。送饭人用筲(水桶)盛上汤 , 挑着担子 , 一头饭 , 一头汤 。在坡里的人 , 已经干了两个多小时的活了, 对早饭早已望眼欲穿 。
【张继明:乡村回忆系列之三】吃饭后稍微休息 , 就趁凉快接着干 。上午10点左右 , 队长就按排回村拿中午饭 。送饭的一回村 , 马上把各家盛干粮的包袱发给大家 , 要求11点半准时送到 。
中午饭花样多一些 。那时我们家乡 , 常年吃渣豆腐(小豆腐) 。家家都有豆子 , 春天用苦菜、霁菜 , 后用小白菜 。小白菜是耩谷、耩秫黍时套种上的 , 谷、秫黍薅苗子时 , 一次把小白菜拔净 , 怕影响庄稼长 。小白菜很多 , 搽渣豆腐非常好吃 。搽渣豆腐只用一部分 , 剩下的用锅掠一下 , 挂在铁丝上晒干 , 留着冬天吃 。秋天用羊夹叶 , 白箩卜红箩卜缨子等做 。炒菜的很少有猪肉 , 一般用豆腐炒 , 家家都用豆子换豆腐 。从我记事就是一斤豆子换二斤豆腐 。豆腐炒韭菜 , 炒黄瓜 。主要是照顾坡里干活的 , 家里其他人基本上以吃咸菜为主 。
有一次我在坡里吃饭 , 打开包袱一看除了烙菜煎饼外 , 下面压着一个白面带褶子的蒸包 。我一看就知道这是老母亲步行五里路去张庄饭店买的 , 我当时就没敢拿出来吃 。等大家都吃完了饭 , 一般午饭后都到树下睡一觉再干活 。我到没人处 , 偷偷地拿出蒸包 , 边吃边流泪 。老母亲是缠小脚 , 来回走十里路 , 自己不舍得吃 , 弟弟们也没有 , 这是单独给我的 。那时候去饭店买饭要用粮票 , 农民种粮食 , 交公粮 , 却没有粮票 。我家是职工户有粮票 , 我哪敢在没有粮票的众人面前吃饭店的蒸包啊?!现在 , 想起来依然泪水盈眶 。
中午饭有菜、有渣豆腐 。大盆小碗 , 就需要两个人送饭 。一个挑饭 , 一个挑汤 。中午饭一般不齐 , 有利索的家庭主妇 , 准时送到 , 有的没有时间观念 , 赶集回不来 , 啦呱忘了做饭 。耽误了凑齐饭菜的时间 。送饭晚了以后 , 赶到坡里 , 干活的人怨声载道 , 骂骂咧咧 。送饭的委屈 , 因为在家凑不齐饭 , 三番五次的催 , 跑的路越多 。后来送饭的也不背黑锅了 , 直接点出谁家老婆耽误了送饭晚了 , 拖了后腿 。第二天 , 这家送到送饭了家的成了最早的 。
在坡里吃饭是有讲究的 。早晨上坡前就拿个小包放上勺子、筷子 。有的在包袱里放上一双筷子 。大部分人啥也不放 , 有菜时在坡里折两根树枝、荆条当筷子 。坡里吃饭 , 大家拿出来一看 , 一目了然 , 巧媳妇粗粮细作 , 摊的煎饼薄如纸 , 还能把棒子面蒸成包子 。同样是白豆腐 , 用香椿芽一拌 , 就成了精美小菜 。没练出手的媳妇 , 煎饼摊成糊瘩 , 其他就更不用说了 。
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 , 仍记忆犹新 。现在搞美丽乡村建设 , 村里道路全硬化 , 车能直接开到半山腰 。我弟弟在老家还有房子 , 有时我回老家上坟祭祖 。他们家存粮很多 , 通上了自来水 , 厕所改好了 , 做饭也用上了电饭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