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奇特的拐枣

“果实”奇特的拐枣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有种野果 , 凭借着骨骼清奇的外表和清新脱俗的口感 , 让品尝过的人难以忘怀 , 而且它的名字听起来也很独特 , 叫拐枣 。
关于拐枣 , 徐锴在《说文解字系传》中曾写道:“称作枳枸 , 皆屈曲不伸之意 。此树多枝而曲 , 其子亦弯曲 , 故以此名之 。”拐枣的外形像弯曲的鸡爪 , 呈“7”或“T”字形状 。拐枣树是现存最古老的树种之一 , 经科学家证实 , 它在地球上已有1000万年的历史了 。
拐枣在我国的栽培历史久远 。早在《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中就有记载:“南山有枸 , 北山有楰 。乐只君子 , 遐不黄耇 。乐只君子 , 保艾尔后 。”这里的“枸”是指枳枸、枳椇 , 即拐枣 。唐代诗人颜真卿的《题杼山癸亭得暮字》一诗中就有“山僧狎猿狖 , 巢鸟来枳椇”的描述 , 想来鸟儿也很喜爱拐枣甜蜜的果序轴 。《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枳椇木高三四丈 , 叶圆大如桑拓 , 夏月开花 , 枝头结实 , 如鸡爪形 , 长寸许 , 扭曲 , 开作二三歧 。俨若鸡之足距 , 嫩时青色 , 经霜乃黄 , 嚼之味甘如蜜 。”
“果实”奇特的拐枣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拐枣结出球形的果实(魏婷摄)
拐枣的别称有“金钩子”、“鸡距子”、“枸”等 , 书面语一般写作“枳椇” 。拐枣树为鼠李科枳椇属高大落叶乔木 , 高可达10~25米 , 小枝褐色或黑紫色 , 叶互生 , 厚纸质至纸质 , 宽卵形、椭圆状卵形或心形 , 常不对称 , 花小 , 黄绿色 。浆果状核果近球形 , 成熟时呈黄褐色或棕褐色 , 果序轴明显膨大 , 种子暗褐色或黑紫色 , 花期5-7月 , 果期8-10月 。果序轴其貌不扬 , 棕灰色 , 像弯弯曲曲的棒状物 , 形似万字符“卍” , 故又称“万寿果” 。其实我们吃的并非它的果实 , 而是它肥厚的果序轴 。真正的果实是球形的 , 大如豌豆 , 坚硬而干燥 , 如果把果实剖开 , 可见里面有3个小室 , 每一室内镶着1枚种子 。
每年6月间 , 在繁茂的树叶间 , 拐枣树就会新抽出一些黄绿色的小花序 , 像纵横的网络铺展开来 。拐枣开花了 , 微风中飘浮着阵阵清香 。入了秋 , 枝头的果实慢慢变黑了 , 连接果实和果枝的果序轴却逐渐膨胀了起来 , 将果实压迫得很小 。果序轴外形卷曲 , 色彩比黑色的枝条和种子更为红润 。
没打过霜的拐枣是涩的 , 不能直接食用 , 要放在火中爆一下 , 味道才会变甜 。深秋霜降以后 , 进入拐枣成熟的季节 , 空气里总是飘浮着清甜的味道 。这时 , 我们只要用力摇晃一下树枝 , 拐枣就会像雨滴一样随着树叶一起飘落下来 。那一大串一大串的拐枣 , 或鲜嫩或被秋风晾干了一些水分 。掐掉果序轴末梢上圆圆的果实 , 放进嘴里细细咀嚼后 , 便觉甘甜怡人 , 口中弥留着苹果味的清香 。
拐枣浑身是宝 , 具有药用价值 , 可治疗多种疾病 。树皮主治腓肠肌痉挛、小儿积食等;树叶是止渴解燥的佳品;果序轴含有多种葡萄糖和苹果酸钾 , 经霜后甜 , 可生食或酿酒;果实入药 , 有清热、利尿解酒毒之功效 。拐枣酒甜软 , 入口柔 , 后劲却很足 , 容易喝醉 。民间常用拐枣酒泡药 , 加上天麻等十多种中草药 , 就成为拐枣药酒了 , 可用来医治风湿麻木、瘫痪等病症 , 效果非常好 。
土家有一种不传之方——“千杯不醉” , 里面有一味药就是拐枣的种子 。据说预服了“千杯不醉”后 , 喝酒如喝水 , 怎么喝也不醉 。古书中也曾记载了许多拐枣解酒毒的趣闻 。陆玑的《疏义》云:“昔有南人修舍用此木 , 误落一片入酒瓮中 , 酒化为水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