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制药厂 建国初期四大药厂之华北制药厂:开创了我国大规模生产抗生素的历史

华北制药厂的成立开创了我国大规模生产抗生素的历史,结束了我国依赖进口青霉素和链霉素的历史,显著改善了医疗和药品匮乏的局面。
华北制药厂是华北制药集团公司的前身,是我国“一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一五”期间,全国共安排大中型建设项目694个,医药行业占总项目的4个:抗生素厂、淀粉厂、玻璃厂、磺胺厂。在这四个项目中,华北制药厂占第三位,分别是从苏联进口的抗生素厂、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进口的淀粉厂和药用玻璃厂。1953年6月,开始筹备华北制药厂。1955-1956年三个项目破土动工,1958年全部竣工投产。

出生

1953年,新成立的新中国一片废墟。面对旧中国医药工业的落后和保障人民健康和医疗的迫切需要,党和国家把医药工业的建立和发展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中国自己的“大”制药厂的重要位置。

步骤

1958年至1978年,华北制药厂通过开拓创新、消化引进技术、抓好菌种选育、发酵和精制工艺条件的改革和优化,使抗生素生产水平步入当时的国际先进行列。产品总量从成立时的5个增加到75个,抗生素年产量总量增加近20倍,初步确立了规模和成本优势。
1970年,华北制药厂中心实验室改组为抗生素研究所。抗生素研究所历年开发投产的新抗生素有杆菌肽、去甲万古霉素、新霉素、滴虫霉素、春雷霉素、赤霉素、春雷霉素、正定霉素、林可霉素、路山霉素、平阳霉素、盐酸克林霉素、头孢菌素C等。1973年开始了抗癌药综合车间,然后1979年生产林可霉素。
从1979年到1990年,这一阶段的重点是企业转型,实行企业承包,实行现代管理,横向一体化和技术转让,逐步加强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产品总数增加到98种,抗生素总产量比1978年增加54%。自1981年以来,华瑶逐步发展了跨地区、跨行业的横向经济联盟。到1990年底,有25个紧密结合的合资企业。
1992年10月,华北制药厂对生产经营部分进行股份制改造,定向招聘后成立华北制药有限公司。1993年,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1994年,华药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河北省首批上市公司之一。
1996年1月,华北制药厂正式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华北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2009年6月,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冀中能源集团重组华耀集团。
2014年6月30日,《石家庄市长安区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根据搬迁计划,华北制药集团的搬迁工作即将完成。华瑶10个搬迁改造项目中,7个已全部搬迁,其余3个项目已在2017年前全部搬迁。
2019年4月12日,华北制药厂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
选择理由:新中国156个重点工业建设项目之一,中国首个由苏联援助生产抗生素的大型合资企业;曾是亚洲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厂家,自行选育的第一个青霉素菌株结束了中国对青霉素、链霉素进口依赖的历史,为满足人民基本用药做出了重要贡献;办公楼是石家庄市最大、保存最好的俄式建筑。淀粉塔曾是石家庄乃至河北省最高的现代建筑(76米),国内最早采用升降模板法建造。
生产线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老牌传统原料药企业,华北制药正逐步从原料药向制剂药转型升级。2010年9月和2011年底,华药新头孢和新制剂项目分别投产,改变了华药的产品结构。从抗生素转向心脑血管、代谢制剂、呼吸系统、抗癌药物等新的治疗产品,在国内率先开发纯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成为英国的接班人

华北制药厂 建国初期四大药厂之华北制药厂:开创了我国大规模生产抗生素的历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