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殷殷嘱托·谱写巴渝新篇】一村一落皆美景,巴南区美丽乡村每年吸引4000多万人次游客来打卡( 二 )
“村里的变化很大 , 不只是有大房子住!”张顺国聊起村里的变化说 , 干湾村的变化 , “三堆”变“三园”是完美的诠释:过去的粪堆、柴堆、草堆 , 变成了如今的花园、果园、菜园 。
干湾村只是巴南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一个缩影 。美丽乡村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 , 是小康社会美好愿景的表达 , 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内容 , 承载着亿万农民的美好梦想 。
近年来 , 巴南区结合乡村振兴示范片、特色产业发展等 , 对房屋外立面、坡屋顶进行改造 , 并以院落为单位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 建成28个市级以上美丽乡村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干湾村一角
垃圾分类让集体村“锦上添花”
"目前 , 在我们集体村 , 垃圾分类不仅成为农民的生活习惯 , 更成为32家农家乐做生意的软实力 。"3月16日 , 巴南区二圣镇集体村 , 村党委书记郑孝前一边带着采访人员看村容村貌 , 一边告诉采访人员 , 从2018年全村试点垃圾分类以来 , 全村1060户村民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垃圾分类桶 , 垃圾分类已经成为村民的生活习惯 , 而且在发展产业、打造美丽乡村中成为软实力 。
采访人员行走在农民家中 , 看到该村农户家门户户摆放垃圾分类桶 , 自家庭院、房前屋后无垃圾、无污水溢流和无杂物乱堆乱放 。“以前家里穷 , 后来政府推行种梨子树 , 我也跟着种了两亩 , 每年收成也都不错 , 条件开始慢慢好了起来 。后来我们村开始实行垃圾分类 , 环境越来越好 , 很多城里人来玩耍 , 集体村就越来越出名了 , 梨子也卖得越来越好 , 我的梨树也越种越多 , 日子越来越好了 , 也不用出远门打工了 。”64岁的村民邹在华告诉采访人员 。
“曾经的二圣镇集体村数千亩山地荒凉一片 , 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均从事传统农业耕种 , 靠天吃饭 。2002年 , 村民开始种植天坪山高山梨 , 十多年过去 , 这座荒山如今已披上了一层绿色 。"据郑孝前介绍 , 集体村共有1060户村民 , 其中有600多家是以种植梨树为主要经济收入 , 整个村庄约有6000亩梨树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集体村标准化梨园
“梨树发展起来后 , 我们开始办梨花节 , 经过10多年发展 , 现在每年到集体村的游客超过100万人次 。”郑孝前介绍 , 产业和旅游的发展 , 催生了农家乐的发展 , 现在全村已有32家农家乐 。
然而 , 因为农民对环境问题不太重视 , 脏乱差随处可见 , 垃圾随手乱扔 。因为环境差对农家乐的生意影响特别大 , 许多想吃饭、想住宿的游客 , 看到这种环境 , 便转身而去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游客采摘二圣梨
“2018年 , 集体村开始实施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垃圾回收机制、垃圾分类分级管理人员 , 为村里每家每户配置垃圾分类桶 。”郑孝前介绍 , 作为巴南区首批农村垃圾分类示范村 , 在广大村民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 , 集体村集中开展了“垃圾分类”专项行动 , 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村庄环境整治 , 配置各类垃圾分类桶3000余个 , 同时还重点落实长效管理 , 将原来的保洁员队伍改组成村庄垃圾分类指导员、志愿者队伍 , 保证村内垃圾分类知晓率、准确率 , 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
推荐阅读
- 党员田头助农
- 渴望是人生中奇异的风景
- 栽秧子了!四川最早播种水稻地区“开秧门”
- 喜收“菌中珍品”羊肚菌
- 一往而深,亦是这个春天
- 生命的旅途,我们总习惯去坚持
- 【科学防疫 你问我答】疫情防控不要慌,中医防治来帮忙
- 如何收快递?如何消毒?专家提醒来了→
- 爱你的男人,才会包容你的一切,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
-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