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武则天古墓 对话薛绍墓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李明( 二 )


本站:薛绍遗体失踪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李明:这个我推测不了,有可能是毁墓造成的。
本站:在发布会上,你提到考古中发现古墓早在唐代就已经被人为破坏。为了泄愤或复仇,墓中的砖房、墙壁和棺椁被人为破坏。你能详细告诉我们破坏的痕迹在哪里,可能是谁干的吗?
李明:我们说薛绍墓是有二次扰动的痕迹,但是这个痕迹不是近现代的,是在唐代时期就发生的,但是我们现在没有找到准确的毁墓的时间与动机,不像上官婉儿墓有一个毁墓的证据链,薛绍墓形不成证据链,所以我们只说有毁墓的迹象,但不是说一定是毁墓,因为没有确实的证据。
太平公主的政治考量:薛绍墓是唐力宗室中最早使用双室砖券的墓
李明谈道,薛绍墓最大的看点是其建筑的规模与形制,且值得注意的是,对比同样是由太平公主亲自主持安葬的其第二个女儿——万泉县主薛氏墓、唐昭容上官婉儿墓,二者下葬时身份都是正二品,但后者只使用了单室砖券墓,万泉县主薛氏以及下葬时身份为正三品职事官的薛绍墓却都用了双室砖券墓的形制,逾制特征明显。
本站:薛绍墓最重要的观点有哪些,或者说一些开拓性的地方?
李明:因为薛绍是在武则天死了之后下葬的第一座宗室的直系亲属的高等级墓葬,在薛绍墓修建之后一系列的在武则天时代被冤枉致死的这些宗室比如永泰公主、章怀太子都是在薛绍之后开始修建双室砖券墓,按照时代来看,薛绍墓是这种墓葬形制的第一座,是下葬时间最早的,之后的可能都是借鉴了薛绍的这种形制。
这种形式以前适用于地位等级很高的开国元勋、王子、公主,都在正品以上。薛绍用两室砖墓作为正品,在政治上是有意义的。
本站:是什么政治含义?
李明:武则天死后,包括太平公主、魏如昀在内的皇室女性都有模仿武则天掌握权力的欲望。他们通过建造坟墓证明了唐力统治的合法性,同时,他们也从混乱中带来了秩序。因为武周统治刚刚结束,距离唐力恢复国号只有一年,所以有这样的政治原因。
本站:所以更多的是政治的原因,而非是后世我们所附会的、或者是被影视剧所赋予的太平公主对于薛绍的偏爱?
李明:在政治斗争如此激烈的唐朝,个人感情根本不算什么。所有的行动和动机都应该基于政治因素。
本站:包括墓里面的陪葬物品等也没有任何能体现出这种感情色彩的吗?
李明:没有,完全是按照皇帝的命令来操作的,因为这种级别的墓葬是在“政府”的帮助下建造的。“政府”有一个专门的部门,即王室建造墓地、分配陪葬品和准备陪葬品。当时有一个制度,什么样的陪葬品被用于什么样的身份。
这里面没有个人特色,是由制度和他的身份决定的,和他本人以及亲属并不发生直接关系,比如一个人是音乐家,我们会怀疑他的陪葬品里是不是有把古琴,但其实没有,更多的是体现制度、是共性。

埋藏的陶俑
薛绍墓志:判定墓主、补全文献之不足
薛绍墓志是薛绍墓考古中确定墓主人身份的主要证据。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邓小军介绍:“唐代墓志,通常形制为石质正方形志盖、志石一合,志盖覆于志石上面。置于甬道正中, 上首朝北。通常志盖为盝顶,顶面正中阴刻篆书盖题,志石划细线棋格, 阴刻楷书墓志铭文。”
“志盖四刹和志石四面通常都衬有图案,图案的内容与墓主人的身份相对应。墓志铭包括墓志铭,是散文。第一行是第一个话题。记录了以下具体信息,如姓名、世系、经历、死因、死亡年份、埋葬地点、日期和年份。明是最后一节,赞美墓主人的生活或性格。”邓晓军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