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俊怀 伊利前董事长郑俊怀“二进宫” 背后有什么故事( 二 )


伊利报真名一年零一个月后,有了开头的一幕。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公告称,郑俊怀的两次减刑被依法撤销,并于裁定书送达当日收监。《刑事裁定书》中提到的内容,正是伊利在举报信中所举报的内容。
第二宫,还是一场大戏的前奏
郑俊怀的第二宫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从一个知名企业家跌落到两次入狱和倾家荡产,真的很遗憾;另一方面,郑案本身折射出的一些东西,也值得大众深思和关注。
一、“专利减刑”背后有保护伞吗?如果是,他们是谁?
中国专业毕业,从未学习过机械科学与工程知识的郑灿俊怀,是如何在监狱环境下,在短短一年内发明节水设备,并获得国家专利发明的?谁帮忙操作这个假专利来骗取减刑?
想起孙在昆明的案,明明是个无知的黑老大,却能发明“联动锁紧防盗井盖”的专利。可见“专利减刑”的黑洞有多大!

郑俊怀 伊利前董事长郑俊怀“二进宫” 背后有什么故事


文章图片

伊利报道称,郑俊怀捏造虚假事实减刑,已被司法机关确认,并已两次依法撤销原判,再次被收监。
既然郑俊怀的“专利减刑”被认为是违法的,那背后有什么“猫腻”吗?有人管理它吗?公众的呼吁应该继续调查,不能停止。
第二,是否应该继续调查2.2亿公款的线索?
如果没有伊利对郑俊怀违法犯罪事实的“绝杀”,或许郑俊怀就不会有今天第二宫的戏剧性结局。毕竟他顶住了谣言,在外面安全度过了14年!
2018年10月,伊利在官方微博发布实名举报信,称:记录了郑俊怀挪用公款2.4亿元的78份档案。它已经被搁置了14年,而且搁置了很长时间。至今未被起诉;
这份实名举报是伊利公开认定郑俊怀“专利减刑”棘手后的又一项重要指控。如果伊利报道的这个情况也是真的,那么谁能有这样的权力抹去挪用2.2亿公款的犯罪线索呢?它是如何工作的?郑俊怀背后的伞是谁?
第三,郑俊怀第二次入狱再次表明,中国的司法制度是“一场公平的游戏,但很容易”。
郑俊怀再次被关进监狱,这说明任何违法犯罪都没有报案,但时机还没有到来。正如本案留给公众的这些疑惑不容忽视,无论是基于法律正义还是当前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都有必要对这些问题给予公众和社会一个明确的解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