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门 谁还记得复旦门房( 二 )


复旦门 谁还记得复旦门房


文章图片

建于1928年的女生宿舍被男生称为“东宫”,因为它位于校园的东侧。
这种治理方式后来推广到重庆的北碚和复旦。下坝女生宿舍门房是两个“女将军”。一个是法律系戴秀珍教授的妹妹,人称“马岱”。“有一种严肃的善良,一双重组的脚,经常穿黑色的有背带的皮鞋”;另一个叫“苏嫂”,是当地女子,“带着四川口音”。他们把门关得很紧,男孩和女孩都很害怕。当时从女生宿舍到教室有一条“天河走廊”。戴妈妈从来不允许男孩子在走廊里“站岗”。有一次,一个男生因为和一个女生的恋爱纠纷一直在这里徘徊,被她当场大吼大叫吓跑了;苏骚的手段就更绝了。一个男生来见面,故意在四川尖叫:“× × ×,外面有人毁了你!”让人很尴尬。这种“防死”真的让女生宿舍变得祥和,从来没有出事过。
除了职业道德,复旦的门房还有正义感。徐家汇校舍的门房刘福温文尔雅,沉默寡言,“业余时间在办公桌前写楷书”。然而,五四运动兴起后,他站出来,与另一位学校工人崔福一起,成立了中国工业救国联合会,并捐款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他们在《民国日报》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称“愿意去国家,同时留在帮佣身边”。这一举动令师生刮目相看;20世纪30年代初,江湾校舍的一个门房还有另一个义举:有一天,一个进步学生在学校门口扔传单,号召反蒋抗日,当国民党军警来追捕他时,他塞了一包还没扔出去的传单给门房。门房赶紧收好藏在收发室——躲过一劫的学生是陈传刚,1929年入学,抗战时期去了延安。20世纪50年代,陈传刚担任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门房守在郭芙路宿舍门口。中文系老校友余成昆先生告诉我:“陈传刚先生一直记得门房,让我去郭芙路职工宿舍看望他……”

复旦门 谁还记得复旦门房


文章图片

陈传刚与复旦女排合影。
说到教员宿舍,最有名的门房应该就是张阿昌了。张阿昌与李登辉、张仪交往密切。早年曾担任李登辉的马车夫和侍从,始终忠心耿耿。老校长每次上下班都带着公文包作伴。1947年李登辉去世后,张阿昌去复旦徐汇村做门房。张毅校长住在徐汇村,几乎每天都会见到张阿昌,一直很关心他。1950年4月,张阿昌的妻子在徐汇村生产坐月子。张毅听到这个消息,让张太太送一篮子鸡蛋去慰问,这让张阿昌感到很温暖。当年,退休校长张毅的处境并不好。这篮子鸡蛋里装着他对一个普通学校工作者的真情实感。张毅后来被调到山东,张阿昌的家人一直记得他,对这位前校长心存感激。
新中国成立后,复旦校区东扩,师生人数日益增多,门房“一见钟情”的本事逐渐变差。上世纪80年代初,老师和学生进进出出,门房好像“见过面”。1981年法国总统德斯坦来访的那天,我在学校门口亲眼看到,门房拦住了一位教我们中外关系史的老师,让他出示工作证,老师哭笑不得。记得那时候,校园里流行佩戴校徽,很多师生的胸前闪过“复旦大学”四个毛茸茸的大字,连苏校长也不例外。回过头来看,这种时尚流行的时候,除了荣耀和责任感,门房一见钟情是不是也很方便?
门房不认识老师和学生,老师和学生可能不记得门房。那些年,我们几个同学经常去湘阴路五角场放映站看晚间电影。放映站设施简陋,但晚间生意极好,观众多为附近高校的学生。每次电影结束,位于国鼎路的复旦东门都被关闭,一片漆黑。女生只能绕过邯郸路的大门回宿舍,而我们男生会抄近路,从东门附近水泥栅栏的缝隙爬进学校。奇怪的是,缝隙里面有一条长凳,似乎是为爬墙的人设计的。谁这么体贴周到?有人推测,很有可能是看门人睡在东门值班...

推荐阅读